奔达可
全部分类
概要:
概要:
详情

 

1

子午线轮胎的基本构造

1-1

 

 1、基部胶

 2、底胶

 3、胎圈钢丝

 4、胎体钢丝

 5、钢丝补强

 6、胎圈尖部

 7、胎圈底部

 8、胎圈跟部

 9、胎体钢丝返包

 10、保护层

 11、稳定层

 12、过渡层

 

 

 初检工操作标准

2

作业环境

2-1


 初检要求具有以下功能的检查台。

 ● 轮胎升降功能

 ● 轮胎旋转功能

 ● 扩胎功能
 

 

初检工操作标准

 

2-2


  初检机器要具有足够的照明亮度。

 ● 轮胎在检查台上时,轮胎的上半部(9点到15点的位置)亮度在500LUX以上。

   

 

初检工操作标准

 

2-3


 初检需要以下工具。

 ● 吸尘器

 ● 抹布

 ● 手持灯

 ● 锥子

 ● 软刀

 ● 油性粉笔

 ● 钳子

 ● 胎面宽度尺

 ● 老化模板
 

初检工操作标准

3

胎体准备

3-1

 把胎体推上检查台前,检查是否有明显的不合格的大伤口。

 

初检工操作标准

 

3-2


 开始检查前用吸尘器清扫胎体内侧。

 ● 赃物

 ● 异物

 ● 水分

 ● 全部清除干净。
 

 

初检工操作标准

 

3-3

 用抹布擦拭胎体内侧。
 用抹布擦拭,如果被钉子等刮到、容易发现刺扎物。

 

初检工操作标准

 

3-4


  检查胎体分7部分、每一部分在检查台上旋转一周进行检查。

 1、轮胎内侧左半部分

 2、轮胎内侧右半部分

 3、胎圈左侧

 4、胎圈右侧

 5、胎肩和胎侧左侧

 6、胎肩和胎侧右侧

 7、胎冠部
 

初检工操作标准

3-5

 

 胎体DOT (制造胎号)用粉笔涂上,便于读取。
 也可作为旋转轮胎的开始位置。

 

 

初检工操作标准

 

3-6

 

 轮胎旋转时,注意扩胎臂不要夹到操作者,旋转方向是远离扩胎臂。

 检查胎体时,为了不遗漏伤口,要使用手持灯。

 调整检查台的高度,以适应检查者的操作。

 

 

初检工操作标准

 

4

胎体内侧(气密层)的检查

4-1

 为了能看清楚轮胎里侧,要把胎圈扩开检查。

 

初检工操作标准

 

4-2

 

 在检查的开始位置做出标记。

 旋转胎体,通过目视和手的感觉来检查单侧一半部分的胎体。

 胎体必须旋转一周以上,检查单侧全周。

 如有伤口和异物等附着在上面,用锥子、刀、
 偏口钳子等工具取出,并确认损伤的程度。

 

 

初检工操作标准

 

4-3

 一侧检查完成后,另一侧用同样的要领检查。

 

初检工操作标准

 

4-4

 

 胎侧里侧整周如有以下症状的胎体,推测是缺气行驶或超载行驶,
 有爆胎的危险,不能翻新。

 ● 颜色变化

 ● 褶皱

 ● 裂口

 ● 气密层脱层

因缺气行驶,超载行驶而引起的胎侧爆破(拉链爆破)

 

初检工操作标准

 

5

胎圈部检查

5-1

 为了能看清胎圈部的裂口,要扩开胎圈进行检查。

 

初检工操作标准

 

5-2

 

 标记开始位置。

 旋转胎体两侧胎圈通过目视和手感逐一检查。

 胎体必须旋转一周以上,单侧整周全部检查。

 

 

初检工操作标准

 

5-3

 单侧检查完成后,另一侧同样的要领再检查。

 

初检工操作标准

 

5-4

 用锥子等工具确认隐藏伤口或裂口的损伤程度。

 

初检工操作标准

 

5-5

 

 以下的情况,修补后可以翻新。

 钢丝补强露出。

 钢丝补强损伤。

 

 以下情况,胎体不能翻新。

 钢丝补强和胎体钢丝都损伤。

 胎圈变形。

 胎体返包端点有裂口。

 

初检工操作标准

6

胎肩和胎侧检查

6-1

 为了看清胎肩/胎侧的裂口,使胎圈处于放松的状态。

 

初检工操作标准

 

6-2

 

 标记开始位置。

 旋转轮胎,通过目视和手感逐一检查每一侧的胎肩/胎侧。

 胎体必须旋转一周以上,单侧整周全部检查。

 

 

 初检工操作标准

 

6-3

 单侧检查完成后,同样的要领再检查另一侧。

 

初检工操作标准

 

6-4

 

 以下的情况,修补后可以翻新。

 只是橡胶受损伤

 伤口未超过修补范围(要确认修补材料厂家发行的修理选材表)

 

 

初检工操作标准

 

6-5

 

 有以下情况的胎体不能翻新。

 胎肩/胎侧部老化程度超出老化模板(裂纹深度超过1.6mm)

 损伤程度超过修理范围。

 (修理材料厂家发行的修理选材表)

 缺气行驶或超载行驶的嫌疑。

 胎圈返包端点脱层。

 有被化学药品等侵蚀的可能性。

 

 

初检工操作标准

 

7

胎冠部检查

7-1

 检查胎冠部时,胎圈部位要保持放松状态。

 

 初检工操作标准

 

7-2

 

 标记出开始的位置。

 胎体必须旋转一周以上检查。

 用锥子或钳子取出附着在胎体上的异物。

 

 

 初检工操作标准

 

7-3

 

 以下情况的胎体不能翻新。

 过度的偏磨、在大打磨、小打磨不能打磨出同样合适的粗糙度、
 不能在挤出(填胶)・成型工艺恢复原形状。

 

 

初检工操作标准

 

7-4

 

 因偏磨造成带速层等构造物过度露出。

 带速层脱层。

 损伤超过修理范围。

 (通过确认修理厂家发行的修理选材表)

 

 

 初检工操作标准

 

8

符号标记

8-1

 为了后面的工艺能够了解胎体状况所做的符号标记。

 

 

符号标记
Symbol

 

 

说明
Description

 

初检工操作标准

 

钉洞修理 
(6mm以下的刺穿伤 – 标记左侧的线拉长、指向伤口的位置)

Nail Hole Repair
(1/4² or smaller – left line points to hole)

 

初检工操作标准

 

完善的钉洞修理
(旧的钉洞修理,不需要再重新修理)

Sound Nail Hole Repair
(Old Repair – still good)

 

初检工操作标准

 

局部修理

Section Repair

 

初检工操作标准

 

完善的局部修理
(旧的局部修理,不需要再重新修理)

Sound Section Repair
(Old Repair – still good)

 

初检工操作标准

 

不能修理/不能翻新  胎体返还给用户

Non- Repairable/Retreadable Tire and Return As Received

 

初检工操作标准

 

胎圈修理
(V记号的尖端指向胎圈伤口)

Bead Repair
(Arrow point to bead)

 

初检工操作标准

 

点修理
(伤口处用○圈上)

Spot Repair
(Circle the damage)

 

初检工操作标准

 

喷胶后修理(需要时)

Repair after Cementing (if applicable)

 

初检工操作标准

 

气密层修理
(V记号的尖端指向气密层伤口)

Liner Repair
(Arrow points to liner damage area)

 

初检工操作标准

 

内包封套硫化

Inside Curing Envelope

 

初检工操作标准

 

轮辋方式硫化

Rim and
Tube

 

初检工操作标准

 

补强修理
(斜交胎使用)

Reinforcement Repair
(Bias ply only)

 

初检工操作标准

 

完善的补强修理
(斜交胎使用:
旧的补强修理不需要再重新修理)

Sound Reinforcement Repair
(Bias ply only, old repair still good)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